国际科学大洋钻探计划自1970年首次在布莱克海脊钻遇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以来,迄今已在全球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大陆边缘总共53个站位钻遇了水合物,采集了大量的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为理解水合物...
南海深海底部浊流地貌十分发育。陆坡区有大量的海底峡谷,部分峡谷的谷底、越岸区或出口部位分布有超临界流成因的大型沉积物波和周期阶坎底形。多数峡谷在陆坡脚的出口处并未形成像样的海底扇,而深海平原中却保有高丰...
海底峡谷是大陆边缘重要的海底地貌形态,也是沉积物从浅海向深海搬运的重要通道和生物多样性热点,对海底科学研究、海底资源开发利用及海底基础设施建设与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载人深潜和以遥控潜器(ROV)和自主潜器...
深水沉积物波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根据成因和结构特征,可以将深水沉积物波划分为细粒底流、细粒浊流、粗粒底流和粗粒浊流等类型。不同类型的沉积物波具有不同的形态、物质组成及分布特征。已提出的深水沉积物波...
高分辨率FMS成像测井资料在科学大洋钻探中的应用 CNKI文献
FMS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技术诞生于1986年,1989年首次在大洋钻探中获得应用。它采用纽扣电极阵列沿井壁纵向扫描方式采集地层的电阻率信息,经过适当的数字和图像处理后转化为井壁地层的二维微电阻率图像。FMS资料...
成岩相是一种根据其独特的、可观测的成岩组构特征予以识别和定义的岩石单位。成岩岩相分析以储集体为基本单元,通过对成岩岩相的识别和描述、成岩岩相序列分析及各种成岩岩相分布图的编制,从微观到宏观、从纵向到平...
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地区奥陶系古溶洞的成像测井预测 CNKI文献
在岩心刻度和常规测井标定基础上,根据FMI、EMI成像测井资料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轮古东地区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和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中溶洞的类型、特征及分布。将溶洞划分为斑点—斑块状溶洞、层状大洞、片状及网状缝洞...
基于电成像测井解释 ,结合岩心标定和常规测井约束 ,建立了塔北隆起下奥陶统溶洞及其充填物的电成像测井识别模式。在电成像测井图像上 ,未充填溶洞一般呈黑色 ,而充填溶洞则可呈现出黑、棕、黄、白等各种颜色 ,这取决...
以塔里木盆地为例,探讨高分辨率电成像测井资料在裂缝成因分析中的应用。根据电成像测井图像解释,利用裂缝图像的颜色(或灰度)和产状特征,结合岩芯标定和常规测井资料,可以有效地区分构造裂缝与非构造裂缝、张裂缝与剪...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科学大洋钻探已累计完成了DSDP80、93、95和ODP133、143、144、150、150X、166、174A、174AX、182、194等10多个与海平面变化有关的科学航次,在美国新泽西被动大陆边缘、澳大利亚东北部及南部被...
塔里木盆地塔东凸起西部中上奥陶统地震层序与海底扇沉积 CNKI文献
根据区域地震资料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东凸起西部中上奥陶统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在中上奥陶统识别出了2个地震层序,发现了叠置的丘状前积反射地震单元,综合岩心观察、岩屑录井和薄片资料,确认为海底扇沉积体.海底扇沉...
以塔里木盆地实际资料为背景 ,探讨层面、层理和准同生变形等沉积构造在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上的特征及识别方法 .图像灰度、形态变化是沉积构造识别的主要依据 .层面表现为形态各异的线形灰度突变界面 .层理通过...
钟广法 马在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05期 期刊
关键词: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技术 / 层面 / 层理 / 准同生变形构造
下载(483)| 被引(43)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萤石脉—油气叠合成藏作用——高分辨率成... CNKI文献
根据高分辨率电阻率成像测井解释 ,结合岩心观察及薄片资料 ,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塔中X井下奥陶统灰岩段内罕见的萤石脉—油气叠合成藏现象。萤石脉侵位于二叠纪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区域性火山活动时期 ,由上侵至地层浅部的...
泌阳凹陷东部核三下亚段砂岩储层由辨状河三角洲成因的长石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组成。主要成岩作用包括压实、石英和长石次生加大、晶粒状方解石胶结、溶解、自生绿泥石等,演化程度已达到晚成岩B亚期。成岩作用使砂岩...
海平面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三者交互作用的重要界面,对于研究地球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变机理,探讨一些重大地质事件的成因,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形成与赋存规律,预测与环境有关的未来海平面变化走...
将非线性统计学中的变点分析方法引入到地球物理测井序列分析中,实现了自动岩性界面识别和自动分层。以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为例,采用均值变点模型,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测井序列的变点,将其解释为岩性变化界面。根据测井测量...
南海1148站是大洋钻探计划(ODP)184航次惟一钻揭渐新统的站位,但该段地层取芯收获率低,影响了根据岩芯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对地层性质的了解.利用1148A孔连续测井曲线,反演矿物组成,旨在建立渐新统地层剖面.根据岩芯分...
在大量岩心观察及岩相与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首次在塔中地区志留系识别出两种风暴沉积序列,它们分别产出于海滩和陆棚环境。海滩风暴沉积序列与发育冲洗层理或槽状交错层理等的前滨上临滨砂岩共生,主要由块状或具正粒...
塔中地区火成岩形成于早二叠世末,其产状包括层状火山岩、火山岩颈、岩脉等。对各类火成岩体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了描述。层状火山岩分布于下二叠统顶部,其厚度较薄,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两个近平行的低频高振幅强反射...
成岩岩相分析及其在泌阳凹陷核三下亚段砂岩储层中的初步应... CNKI文献
成岩岩相是一种客观描述性的、可制图的岩石单位,它依据独特的成岩组构特征而定义。储层内部成岩特征的差异或成岩非均质性可以通过识别成岩岩相、分析其垂向序列、编制成岩岩相图等得到合理描述。将这一力法应用于泌...
钟广法 邬宁芬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5年01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