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淮流域,梅雨等降水异常引发的旱涝经常发生。作者对江淮流域的灾害背景、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等作了分析,发现在近50年中,降水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20世纪80年代以后,该区的降水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典型旱涝...
利用多年逐候平均资料 ,分析得到盛夏南亚高压的两类平衡态 -青藏高压和伊朗高压 ,它们又各可分为东西部型 .讨论了两类平衡态及其东西部型时的温度和降水分布差异 .发现 :青藏高压时 ,高压中心及其东南地区地面气温偏...
文中分析了多年逐候平均 85 0hPa风场和黑体辐射温度等物理量的时空演变 ,结果表明 ,90°E以东的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和南海是亚洲热带夏季风首先爆发的地区 ,爆发时间在 2 7~ 2 8候 ,具有突发性和同时性。 90...
利用1956年12月~1998年12月共42a,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78个积雪观测站的雪深和我国160站月降水的距平资料,分析了其气候特征,并用SVD方法分析了冬春季积雪异常与春夏季我国降水异常的关系。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2模拟...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SVD) / 积雪异常的气候效应 / 中国春夏季降水 / 亚洲夏季风
下载(839)| 被引(122)
高层大气温度和高度场异常对我国地面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CNKI文献
用SVD方法分析了NCEP/NCAR1958—1997年再分析资料中月平均的300hPa温度(下称"高层温度")和100hPa高度(下称"高层高度")距平场与中国160个测站的月平均地表气温(下称"我国温度")和月降...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亚高压的季节变化,讨论了对流层中高层温度、整层大气视热源和非绝热加热率的时空变化对南亚高压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亚高压存在两个季节平衡态,即夏半年的大陆高压和冬半年...
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模拟和问题作了介绍和讨论。指出,由于大尺度大气环流模式和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有必要发展区域气候模式以用于区域气候变化的机理研究和预测试验。接着介绍了不同区域气候模式对1...
本文提出了地表热平衡温度的一种计算方法。将土壤分成表层和深层,利用热量守恒原理导出了表层和深层土壤平均温度的预报方程以及地表温度的计算公式。这种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能够很好地描写地表和土壤温度的...
做了3个试验,第一个试验只用大气环流模式(GCM),主要考察GCM的性能并确定其误差的区域分布。后两个为对比试验,一个试验中,将区域气候模式(RCM)(NjU-RCM)的侧边界放在全球模式(L9R15...
在有海底地形的海洋环流模式中.水平压力梯度的计算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在大陆架附近,海底地形变化很大.水平压力梯度的计算误差往往使计算不稳定.或者海流的计算结果不可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海洋模式(POM)在...
将Internet上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海洋模式 (POM)改造为能够模拟南海 (SCS)海洋要素的模式。在POM中 ,加入了真实的南海海底地形 ,使用了误差扣除的压力梯度计算方法 ,引进了海气界面上热通量计算方案 ,增加了前置和后...
本文利用一个三维数值模式,对下垫面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共做了两个均一土壤下垫面试验和一个非均一土壤下垫面试验.结果表明,东半球夏季季风气候区的基本气候特征,主要是由海陆分布和大地形的影响所产...
本文利用GFDL10年平均的气候资料,分析了海陆分布和地形对大气中经圈和纬圈垂直环流的影响。文中提出了用运动学方法分别在P和σ坐标系中计算大气垂直运动ω或W的新方法。讨论了欧亚非洲季风的垂直环流特征,并与非季...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大气散射辐射和辐射变温率的计算方法,并就气溶胶的概念、辐射特征以及气候效应进行了讨论。文中提出了求解辐射通量密度的迭代方法。本文是在各类数值模式中引入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理论基础。
本文对Sellers能量平衡模式中的参数化方法进行了修改,用修改后的模式模拟了臭氧、云和气溶胶对纬带平均气候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臭氧浓度增加会使海平面年平均温度降低约0.5℃左右,降温值在浓度增大至...
用三维气候模式模拟了边界层气溶胶的气候效应。结果表明,边界层气溶胶可使大气和地在的气候状态发生明显的变化。300hPa以下气柱中气温升高,地在和土壤温度降低。在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大的沙漠区上空,水平风场...
设计一种计算陡峭地形区气压梯度力的新方法,即误差扣除法,给出了误差扣除法的基本原理。然后,选用理想大气,用3种近似计算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在单独用于气压梯度的计算时,计算值都有较大误差,...
该文用Nju-PσM 的数值试验,研究了包络地形和地形重力波拖曳作用对7 月气候模拟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包络地形和重力波拖曳作用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模式的模拟性能,使模拟结果更符合气...
海底地形对南海海流、海面高度和海温影响的数值试验 CNKI文献
利用美国普林斯顿入学海洋模式(POM)的南海版本(SCS-POM),研究了南海海底地形对南海海流、海面高度和海温的影响。共做了4个数值试验,分别包含陡峭(STP)、光滑(SMT)、平坦(PLT)和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