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繁19"、"引11-12"、"川麦107"、"靖麦10号"、"青春55"、"46548-3"和"安96-8"7个不同小麦品种,组合成6个品种混种的群体,于2003~2004年、...
谷类作物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品保质保量供给非常重要。有机谷类作物生产是可持续农业的一个构成部分,为给产业开发提供输入,本文以产量和现代性为基础,对有机谷类作物产品质量特性进行选取、分类和分析。共选出...
作物多样性在病害防治上的应用包括多系混合、品种混合和物种混合,其中品种混合策略备受重视。对于小麦,品种混合与它的组分净种时的表现相比至少有两方面的优势,即增加籽粒产量的稳定性和减少病害的危害.特别是对减...
为了解小麦品种混种产量的变化趋势,从而为我国有机小麦生产及种业开发提供依据,利用混种产量实测值比混种组分单种产量实测值的平均数增减的百分数方法,从我国已发表文献中获取小麦混种产量效应值307个,分析其频率分...
提高有机产品公信力是我国今后面临的一个挑战。新颁布的《标准化法》为应对挑战提供了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将有机产品标准化工作的主导权交给市场主体可能是一个有效途径。
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有引导和规范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双重作用。品种混种是在同一地块内利用作物种内多样性的一种生产方法。本文主要从必要性、可能性和具体操作等三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品种混种的概念...
【目的】为生产上应用品种混种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比较了繁19、引11-12、川麦107、靖麦10号、青春55、46548-3和安96-8这7个小麦品种单种,及在感病品种...
自1970年发现小麦品种Knox对白粉病(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的抗性以来,小麦慢白粉抗病性为抗性材料的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小麦慢白粉抗病性的组分和外界环境引起的慢白粉性的改...
小麦品种单种和混种产量及条锈病发生程度的比较研究 CNKI文献
同一种作物不同品种混种,是利用种内作物异质性提高作物生产力的一种栽培方法,欧洲和北美对这种栽培方法在许多方面都有大量而广泛的研究;国内则研究很少,而且,现有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禾谷类作物病害防治方面。...
小麦白粉病在我国从七十年代以后逐渐显上升趋势。抗病育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国内新近出现的小麦白粉病抗性鉴定技术在抗病育种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述评。
在宁夏灌区,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graminisf.sp.tritici)子囊壳的存活力可达9个月以上。在不同发育时期,以贮存于4℃冰箱里的子囊壳存活率为最高;埋在小麦种子中的次之;置于室外的最低。大气温度和湿度对子囊...
温湿度和光照对宁夏灌区春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CNKI文献
在宁夏灌区,春小麦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f.sp.tritici)的分生孢子在-3-29℃温度范围都可萌发。温度达33℃时不能萌发,最适温度为10—15℃。分生孢子虽然在0—100%的湿度下都可以萌发。但以饱和湿度最适。紫外光...
田间试验表明,三唑酮处理小麦种子具有推迟小麦白粉病发病期、降低流行程度和增加千粒重的作用。处理种子的直接效果在于压低了病害流行的初始菌量。
田间试验表明,用三唑酮拌种防治小麦病害对各产量因子的影响不同。处理穗数和对照没有差异;穗粒数比对照多2粒。在千粒重上,处理都有明显增加,干拌法更为显著,比对照多2.2克,其产量亦为最高。
小麦白粉病研究的一些新方法陈企村(宁夏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银川750002)自70年代后期以来,小麦白粉病在国内因为害程度加重而引起大家的注意,许多地区先后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尤其在80年代研究相当活跃,在...
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白粉病田间发展速度较快。病害消长过程大体有始发期、始盛期、盛发期、停滞期4个阶段。影响病害消长的最重要气象因素是大气相对湿度,其次是气温,降水对病害发展是不利的。
春小麦侵染性病害防治策略宁夏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陈企村在宁夏春小麦上,由本地病源引起的病害种类多于异地病源引起的病害种类,在所有病害中又以专性寄生物引起的病害居多数。这是近45年来本区春小麦病害发生发...
药剂拌种技术是早期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有效措施,它不但具有消毒作用,还具有减少病菌侵染机率和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的作用。因此,搞好药剂拌种工作,是引黄灌区小麦低耗丰产的重要保证。1 为什么要推广药剂拌种技术1.1 病害...
玉米茎腐病在我国已经由过去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病害问题。但有关此病的病原,目前尚无统一的结论。本文就国内近10余年来对玉米茎腐病病原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为了明确条锈病在小麦混合群体中的发展规律,采用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混播条件下条锈病的流行动态。结果表明,混播群体中条锈病的病情和流行速率降低;在2~4个抗性小麦品种组合中,其混合效应随混合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