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开发高温煤焦油清洁高效利用的深加工技术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高温煤焦油的利用现状,对高温煤焦油组分分离、加氢改质、制取化学品和制备中间相沥青等研究与...
近年来,中国现代煤化工技术不断突破,成功打开了煤气化、煤制油、天然气、烯烃、乙二醇、乙醇等多种燃料/化工品的"大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蹚出了一条煤炭洁净高效利用之路,现代煤化工的能源安全战略价...
改性活性炭吸附H_2S总传质系数的测定及动力学研究 CNKI文献
对H_2S-CO_2混合气在改性活性炭床层上的等温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吸附数学模型,并给出数值解。由实验测得了上述体系的吸附穿透曲线,并与计算值加以比较。
本文立足于中国当下,深入探讨分析对已发现的当下中国电影制作存在的某些病态,以期为缓解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和建议。
儿童观作为一个时代对儿童的认识和态度的反映,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又体现着一个时代未来的可能性,梳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儿童观,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一历史时期,同时也能够为当今儿童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纸质书籍似乎陷入了困境,电子书是否真的能取代纸质书,本文试从书籍这种媒介所具有的特质以及笔者个人生活感悟分析这一论题。
为了研究过硫酸钠(Na2S2O8)在鼓泡反应器中对NO的氧化吸收工艺过程,通过改变实验过程中的参数,如过硫酸钠浓度(0.05—0.5 mol/L)、反应体系温度(35—90℃)、pH值(3.48—12)、NaCl浓度(0—0.3 mol/L)等对NO的氧化吸收效...
利用热重分析仪考察了铜川煤的热解及催化加氢热解行为.实验发现,Y分子筛催化加氢热解的第二热解阶段的峰温比原煤氮气下热解降低约85℃,热解转化率相对提高9.8%.NiS有利于热解转化率的提高,其催化加氢热解的转化率比...
甘油辅助HZSM-5分子筛的制备及其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性能研... CNKI文献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甘油为辅助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HZSM-5分子筛。考察甘油添加量、晶化时间对HZSM-5分子筛的晶粒尺寸、相对结晶度和酸性等性质及其甲烷无氧芳构化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
以陕北中低温煤焦油的轻油为原料,考察其常压馏分中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情况.在常压蒸馏装置中切取<100℃,100℃~170℃,170℃~200℃,200℃~240℃,240℃~270℃,270℃~300℃,300℃~340℃,340℃~390℃和>390℃九段馏...
CoMoP/13X催化剂上黄土庙煤热解特性研究 CNKI文献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oMoP/13X催化剂,利用TG-FTIR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对黄土庙煤热解失重特性和气态产物生成规律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的煤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oMoP/13X催化剂对黄土庙煤加氢热解...
离子液体具有较强的催化能力、较强的溶解能力、较低的蒸气压等特性,其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本文介绍了离子液体不仅可作为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绿色溶剂,作为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的催...
陕北中低温煤焦油中酚(主要是低级酚)含量高,约占1/3左右。通过与高温煤焦油组成比较,借鉴高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有关提取与分离情况,提出了中低温煤焦油中酚类的提取与分离方面应开展的工作和研究方向。
当前我国芳烃生产面临石油资源短缺等困难,而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当前过剩的甲醇产能为煤基甲醇制芳烃提供了价格低廉的原料,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甲醇制芳烃(MTA)技术的相关研究...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作为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对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吸附法可有效富集低浓度VOCs气体,成本低、易操作,是末端治理去除VOCs的主要技术。沸石分子筛...
杂质可以影响结晶过程中晶体的成核与生长,其影响一般由杂质在晶面上的吸附而导致的溶质固液界面能改变引起。本文基于表面活性剂双亲结构所具有的界面效应,以丁二酸冷却结晶体系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晶体...
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制造的可再生能源,可作为石油柴油的替代或部分替代燃料。生物柴油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解决能源问题,而且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本文对脂肪酶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脂肪酶的固定化、不同...
目的探讨大孔树脂吸附固定化脂肪酶机理。方法选取4种不同树脂(XAD1180,XAD7HP,A568,XAD18),通过氮气低温吸附法对载酶树脂的孔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对吸附-交联法制备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条件进行考察。结果XAD1180为最...
人工神经网络(ANN)由于本身具有极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容错性、自学习能力得到广泛的应用。基于反向传播算法(BP)的神经网络作为ANN重要组成部分,在涉及多种非线性因素建模时,相对于传统的反应机理建模显示出巨大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