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16是适于麦棉两熟的丰产、稳产夏播棉新品种。经全国夏棉区试与冀、鲁、豫三省的生产试验,每公顷霜前皮棉产量612.0~856.5公斤(40.8~57.1公斤/亩),比对照增产9.1%~22.2%,均居第一位。其回归系数bi为1.22>...
短季棉新品种──中棉所24黄祯茂,喻树迅,姜瑞云,原日红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安阳455112中棉所24(原系号中621),以中343为母本,与(中10×美B早)n为父本杂交,经人工病圃鉴定和海南岛加代...
海南省崖县为全国主要南繁基地,该县10月至翌年3月为短季棉生育季节,这段时间常年降雨量130毫米,日照6~7小时,平均气温23.1℃,变化趋向为高—低—高。而黄河流域棉区短季棉生长季节为5~10月份,这半年内常年降雨250毫...
低酚夏棉新品种──中棉所20黄祯茂,喻树迅,姜瑞云,原日红中国河南农科院棉花所安阳455112中棉所20原系号中268,以(陕2942×中642)F1为母本与[(中607×辽4086)×P...
1977年.我们在一块严重感染野燕麦的田块上秋播冬黑麦,用它来防治野燕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野燕麦被抑制,全田2.94亩,共收黑麦1,894斤,折合亩产645斤。冬黑麦蛋白质含量10%,赖氨酸含量较高,是良好的饲料作物。这一...
对5个推广短季棉品种的9个生育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苗期、蕾期、铃期、第一果枝节位和株高与全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与霜前花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环境相关则较小,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受遗传控制。苗期、蕾期...
短季棉早熟不早衰类型品种中棉16的可变荧光(F_v)、第二波(S-M)持续时间长,比早衰型晚5天消失,说明其光合磷酸化,CO_2同化能力和PSⅡ、PSⅠ间电子传递能力强。同时叶绿素降解速度缓慢。SOD酶前期活性高,后期下降快,使...
本文研究了大田栽培条件下几个短季棉品种第十叶片附体状态和离体状态下衰老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附体状态下叶绿素和蛋白质、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与离体状态下表现...
本文对中棉所16等5个短季棉品种大田栽培条件下的第10叶片和盆栽子叶附体或离体状态下某些生化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棉所16及姊妹系中427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慢、幅度小.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
关键词: 短季棉 / 超氧物歧化酶(SOD) / 过氧化物酶(POD) / 过氧化氢酶(CAT)
下载(119)| 被引(38)
我国人口众多,粮棉争地矛盾突出,发展短季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措施。发展短季棉可以实现麦棉两熟,省工,省投资,经济效益高,并在我国大面积生产取得成功,深受广大棉农欢迎。因此,发展短季棉生产有利于改善我国原棉供...
不同短季棉品种离体子叶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CNKI文献
不同类型短季棉品种的离体子叶在暗处理诱导衰老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蛋白质含量处理0~1天下降,1~5天又上升,5天后迅速下降;过氧化氢酶(CAT)前3天变化不明显,后期活性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
对中棉16(G.hirsutum)等5个短季棉品种大田栽培条件下第十叶片及盆栽子叶附体或高体状态下某些生化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棉16及姊妹系中427体内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强,能及时...
喻树迅 黄祯茂... 《中国农业科学》 1992年05期 期刊
关键词: 短季棉 / 超氧物歧化酶(SOD) / 过氧化物酶(POD) / 过氧化氢酶(CAT)
下载(42)| 被引(13)
一、振兴经济迫切需要发展短季棉80年代前期我国棉花生产连年增产,1984年植棉面积10385万亩,总产12517万担,创历史最高纪录。从而使我国由每年进口1000万担变为出口1000万担,成为世界出口棉花大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棉...
以陆地棉品种辽棉 9号的去根幼苗为材料 ,对其进行暗诱导衰老培养。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 6 BA、ABA、GSH、H2 O2 、CaCl2 、A2 3 1 87和A2 3 1 87+CaCl2 ,测定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棉花去根幼苗叶片内源激素、SOD酶活性和M...
选用5个早熟不早衰的短季棉品种和5 个早衰的短季棉品种进行部分双列杂交。通过对亲本、F1 和F2 代分别于2001 年和 2002 年两年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子棉产量、皮棉产量和衣分3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其次为加性效...
不同短季棉品种生育进程中主茎叶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 CNKI文献
以 3个生育和衰老特性不同的短季棉品种为材料 ,测定其在生育进程中主茎叶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短季棉的早熟性与主茎叶中早期吲哚乙酸 (IAA)和玉米素及其核苷 (Z +ZR)含量出现高峰值的时间一致 ,这 2种...
短季棉在我国有两种生产类型;一是在东北、西北生长期短春季种植的特早熟品种,一是我国主要产棉区黄河、长江棉区一年两熟麦棉套种,油棉两熟连作夏播的特早熟棉花品种。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粮棉争地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5的丰产性及生理特性研究 CNKI文献
以抗虫棉33B和sGK321为对照品种,研究了双价转基因(Bt+CpTI)抗虫棉中棉所45的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特性。结果表明:虽然中棉所45的营养生长速率低于33B和sGK321,但其生殖生长速率高于33B和sGK321;中...
用5个早熟不早衰的短季棉品种和5个早衰的短季棉品种进行双列杂交,并对亲本、F1和F2代于2001年和2002年田间试验研究与短季棉早熟不早衰有关的抗氧化系统保护酶(SOD、POD和CAT)、叶绿素及激素(生长素和脱落酸)的遗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