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泵及其与碳循环关键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课题。边缘海是全球海洋的重要组分,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气候调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同时也是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过...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变化的加剧,研究边缘海浮游植物群落变化及其驱动因子,以及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响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对中国边缘海(南海、东海(包括台湾海峡)和黄海)浮游植物群落时...
海洋生物泵是海洋生态系统储碳的重要途径之一。生物泵研究在过去30 a取得显著进展,尤其在典型开阔大洋与若干边缘海真光层生物泵研究方面。本研究从浮游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对生物泵影响的角度综述了最...
1引言浮游植物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初级生产过程是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基础,它启动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支持着大量的渔业生产量.不仅如此,通过复杂的反馈机制,这一过程还对全球气候变化系统...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动及其对生物泵效... CNKI文献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海洋浮游植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已发生明显的变化(如生态系统转型).综述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动趋势,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变与厄...
低纬度边缘海浮游植物群落演变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联 CNKI文献
随着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低纬度边缘海浮游植物群落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并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综述了加勒比海、阿拉伯海和南中国海(南海)这3个典型低纬度边缘海的浮游植物群落演变格局,分析了其变动...
海洋生态系统储碳过程的多尺度调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 CNKI文献
海洋储碳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是薄弱环节和难点所在,如何阐明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固碳过程和储碳机制,评估全球变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寻古海洋沉积记录及其与现代过程的关联...
海洋生态系统储碳过程的多尺度调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CNKI文献
海洋是地表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显著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生物泵和微型生物碳泵是海洋储碳的两个重要途径,其储碳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海洋和大气中的碳库变动,是碳增汇的关键过程。本...
1引言珠江是我国第三大江,年径流量仅次于长江,珠江口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运输通道和沿岸渔场.近20 a来,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河口区的富营养化和赤潮时有发生[1,2].因此,关于该水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研...
台湾海峡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生态研究——Ⅰ.时空分布及其调控... CNKI文献
1997年8月、1998年2~3月和1998年8月,调查分析了台湾海峡微微型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平面、垂直、总日和季节)及其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的平面分布不均匀,各类群具有不同的密集区,并存在明显的地理差...
台湾海峡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结构及碳流途径 CNKI文献
本文研究了 1 997年 8月、1 998年 2~ 3月、8月和 1 999年 8月台湾海峡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组成、各粒级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变动 (包括年际变动 )及其影响因子 .结果表明 ,台湾海峡微型 (简称NANO)和微...
单种及混合培养条件下Fe、Mn对赤潮生物塔玛亚历山大藻(Ale... CNKI文献
研究了单种和两种混合批量培养条件下 ,Fe EDTA(Fe3+)、Mn(Mn2 +)浓度对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生长及细胞大小的影响 ,同时考察了与其混合培养中的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和圆筛藻 (Co...
溶解态磷在海洋微藻碱性磷酸酶活力变化中的调控作用 CNKI文献
在实验室批量培养条件下,测定了海洋微藻培养体系中碱性磷酸酶活力(APA)和各形态溶解磷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批量培养过程中,APA的动态变化呈"S"形曲线,各形态溶解磷在其变...
台湾海峡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生态研究 Ⅱ. 类群组成、生长速... CNKI文献
1997年8月、1998年2~3月和1998年8月,应用荧光显微镜、14C法分别测定了台湾海峡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类群组成和生长速率,探讨了该海域原绿球藻的存在及丰度问题.结果表明,在类群的丰度组成上,该海域以含藻红素的蓝细菌(...
本文分析了海洋微藻作为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的指示作用,并应用厦门、香港两海域的资料说明微藻在海洋环境监测,特别是在水体营养类型的划分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厦门西侧海域微微型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其调控机制 CNKI文献
分别于 1997年 10月与 1998年 4月 ,研究了厦门西侧海域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组成、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厦门西侧海域微微型浮游植物在类群组成和丰度分布上存在着较大的时空变动 ;在类群组成上 ,...
应用(32)Pi同位素稀释法,测定了外加溶解有机磷化合物(DOP)对浮游植物和细菌吸收(32)Pi的影响.结果表明:厦门海域浮游植物和细菌均能不同程度地利用DOP,从抑制程度(百分率)来看,浮游植物对...
厦门西海域水体中碱性磷酸酶活力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CNKI文献
1993年8和11月,1994年3,5和10月,应用荧光法测定了厦门西海域水体中各载体相(浮游植物、细菌和游离态)碱性磷酸酶活力(APA),结果表明:APA呈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动,总APA表现为夏季(1...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介质中磷酸盐浓度对几种藻类吸收磷酸盐动力学参数(吸收速率常数)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温度、光照强度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短时间(2h)批量培养条件下,介质中磷酸盐浓度对吸收速率常数的影...
本文研究了培养条件下,介质中PO_4-P浓度、砷酸盐浓度、温度及光照强度对海洋浮游植物吸收磷酸盐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介质中,随PO_1-P浓度的升高,浮游植物对磷酸盐的吸收速率增大;砷酸盐只在短期内抑制浮游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