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与措施1997年,丹麦Kehlet报道改进系列手术措施,以减轻机体生理病理的反应,取得结直肠手术后加速康复的效果,称之为快速通道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1]。其后,尤其在2010年后,多数学者称为促进...
细菌感染是治疗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其涉及面极广。20世纪70年代,认为细菌感染主要是由于体外环境中的细菌所致。当时发现,在严重感染病人的后期将出现多器官衰竭(MOF)的现象极其严重,且器官衰竭呈序贯性发生。之后又...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胰十二指肠钝性损伤处理中应用 CNKI文献
在闭合性腹部钝性损伤中,胰腺因其解剖位置关系,其损伤少于其他实质性器官,而与十二指肠同时受损的机会增多。胰腺破损,淀粉酶等消化酶可直接进入周围组织,激活后有消化、损毁组织的作用,影响组织的修复、愈合。损伤控...
自1968年Dudrick与Wilmore倡用腔静脉置管输注全营养液后,临床营养支持进入一个新纪元。1968年以前,虽然有静脉输注的糖类、氮和脂肪三大营养素的制剂,但当胃肠道功能有障碍时,其仍然不能解决营养的供给问题。因为高浓...
克罗恩病是以慢性肠道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具有急性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的特征。虽经研究,但至今尚无治愈的措施。克罗恩病可并发穿孔、肠梗阻、出血、局限性腹膜炎、...
35年前,我曾与一组对手术治疗感兴趣的多个医院相关科室医师其中有外科、心脏科、呼吸科、血液科、肿瘤科、麻醉科以及放射科等的医师,研讨怎样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首先对"围手术期"的定义进行了讨论。以往...
长期以来,严重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凝血因子消耗与稀释所致,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在创伤后早期即出现。这种创伤后早期由于内源性凝血失衡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称之为急性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AT...
营养处理在外科手术治疗中是一个必须涉及的问题,对胃肠手术治疗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20世纪60年代前,肠外营养(PN)尚未在临床获得推广,胃肠功能有障碍时,很难在围手术期解决营养问题。70年后,PN得到推广应用,围手术期...
本文从分类、抗感染、多器官功能维护、水电解质平衡与营养支持和确定性治疗等方面叙述肠外瘘的治疗进展,为肠外瘘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20世纪60年代未,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相继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许多病人得到康复,同时对临床营养的输液技术和疾病的代谢有了广泛、深入的研究。40年来,在营养制剂、输液方法和代谢理论上,都有着迅速...
1968年初,我们收治了一位因车祸而致10处肠外瘘的病人,第一次遇到如此重伤的病人,我们感到毫无知识,多处请教会诊,亦无具体的治疗策略,仅依赖静脉输注水、电解质与血液制品,以维持病人生命。其后也曾尝试手术修复肠瘘...
1免疫营养的由来20世纪60年代未,临床营养支持自Dudrick与Wilmore倡用腔静脉输注营养液后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免疫营养(inmuno nutrition)学有了很大的创新和进步。随着临床营养支持广泛深入的应用,逐渐认识到营养...
以临床营养支持为基础治疗胃肠外科危重患者的历程 CNKI文献
1967年秋,1例因车祸致腹部发生肠外瘘的患者进入到我们医院,入院时肠瘘达10个,分布在空肠的起始段至横结肠,且伴有腹部裂开、感染。治疗组的医师均是初次接触这类患者,从全国各地邀请的专家亦无经验与良策,仅依赖患者...
自20世纪60年代末,Dudrick与Wilmore创用腔静脉置管输注静脉营养(intravenous hyperaliment-ation)以来,经40余年的实践,临床营养支持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许多病人得以康复,同时输注技术、营养制剂、疾病...
临床营养支持自1968年Dudrick与Wil more创用静脉营养(intravenous hyperali mentation)后,解决了肠道功能发生障碍时无适合途径供给营养的难题,带动了营养支持的发展。在其后40年营养供给的方法、制剂与基础理论都在
加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是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外科文献中的一词,也有称之为术后促进康复的程序(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program,ERAS program)或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
《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一文发表10年感悟 CNKI文献
黎介寿院士是我国著名外科学家,是世界上从事胃肠外科时间最长的外科专家之一。60余年来他潜心从事胃肠道疾病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就甚丰,著作等身,"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这一综合征的发现,就是其研究的重要...
临床营养支持引进到我国已30余年。它已逐步进入到临床各个专科,成为治疗措施的一部分,显示它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必要性,为临床提高治疗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回顾30余年,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的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学...
论述了急性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的形成原因、发病率、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及其预防、治疗与护理要点。对于各种原因导致急性腹内压增高的病人,强调早期、动态监测腹内压,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腹内压,维持循环、呼吸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