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微灌技术发展现状1.喷微灌区域分布及模式喷微灌(微喷灌、滴灌)技术在节水灌溉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陆目前喷微灌面积分别达到266.67万hm2和120万hm2,分别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8%和2.1%,占节水灌溉...
东北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化率超过80%,但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的38%,农业用水供需失衡、灌溉效率与效益不高、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水问题十分突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对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
"九·五"期间,全国300个节水重点县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有力地推动了节水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本文总结了推广应用的12项节水灌溉技术及应用实绩,包括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多水源...
本文针对6SH-9型离心泵试验了各工况区多种转速下的全特性,由此分析了利用比例律推求全特性所产生的变异误差及苏特坐标曲线的误差,并从理论及试验两方面分析了同比速同系列泵及同比速同型式但系列不同的水泵全...
现代农业发展及土地流转为喷灌发展提供了空间。在简述国内外喷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喷灌设计中应关注的问题,特别结合目前节水灌溉实施方案编制中有关喷灌主要设计问题进行了归纳和点评。
针对日本国正在运行的绫川地区管网的事故 (漏水 )情况 ,从水力学角度分析了事故频度与管道加权平均流速、最大及最小水压积算值比值、安全率、平均最大及最小水压、最大水锤压积算值比值等因素的关系 ,得出影响系统安...
水泵降速运行是水泵的一种节能调节方式,确定水泵的高效降速范围是保证系统经济运行的前提。本文根据几种水泵降速运行的实测性能资料,分析了水泵的降速范围,同时,从高效区概念出发,确定了离心泵降速运行的高效区域,导...
关键词: 静扬程
下载(64)| 被引(6)
恒压喷灌系统田间允许调压范围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关系到田间灌水质量。针对恒压喷灌系统几种压力变化情况,通过试验得到了系统的压力变化规律及一些常用喷头的旋转周期、喷洒强度等随压力变化的一些基本资料,分...
水中掺气对管道水流水力特性的影响及减轻其危害的措施 CNKI文献
水中掺入空气不但会影响管道的水力特性,同时是造成管道振动、噪音,甚至异常破坏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水中掺入空气的几种类型、危害及其流态和水力特性(损失、水锤)的影响,并简述了防止水中掺气及其危害的几种措施...
本文根据丘陵区管道水力特征,采用管网非恒定流代数解法,建立了丘陵区封闭及半封闭管网压力分布特征计算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简化计算方法及收敛判据,并同传统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考虑田间用水量大小与工程标准的关联性,同时考虑井涌水量与降深等相关因素,针对丘陵坡地井灌区管灌工程管道布置特点及管道水力学特性,将田间工程标准、井、泵及配套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优化,研究提出了目前管灌工...
在阐述影响作物水分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对作物水分生产率改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内容进行综述。现有研究表明,获取单位用水的最高产量即极大化作物水分生产率是当今农业节水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之一,较高的作物...
分析了调压罐容积、调压罐内气体状态变化指数、管网阻力及田间综合阻力等对调压特征值的影响,分析表明调压罐容积及气体状态变化指数的大小均影响系统压力变化周期,而对系统的压力变幅值影响较小;输水管网阻力的大...
当今农业水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50年前有着显著差别。当前发展农业水管理的目的是在水资源稀缺状况下,在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的同时,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减少贫困、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
制作 1∶ 3比尺的大小水槽模型 ,试验研究了灌溉管道进口空气吸入的形式及临界水深与管道流速的关系 ,得出空气吸入的形式及临界水深与水槽内水流的紊动状态有关 ,且临界水深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相似性分析表明...
我国一般年份农业缺水约300亿m~3,农业水肥利用率主要指标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60%~70%,农业缺水和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本文综述了创新团队在现代灌溉水肥调控原理、技术与模式等...
本文以ZY-1(5.5mm×3.1mm)、ZY-2(7.0mm×3.1mm)双喷嘴摇臂式喷头为研究对象,利用喷洒水滴弹道轨迹运动模型分开模拟了喷头主、副喷嘴水滴的飞行轨迹,并将模拟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喷洒水滴飞行距离...
新型ZY系列摇臂旋转式喷头水滴直径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CNKI文献
喷洒水滴直径及其分布规律是喷灌系统的重要质量指标。采用面粉法进行了新型ZY系列喷头在不同工作压力下水滴直径的室内试验,分析了水滴直径分布。结果表明,与个数加权平均法、中数直径法相比,采用水重加权平均法计算...
针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综述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趋势与主要特征。总的趋势是目标趋于综合性、方法趋于多元性、手段趋于多样性;其特征为利用现代高科技、重视节水综合技术和精量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