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系列田间试验 ,明确了二化螟发生与水稻播、栽期及品种间的关系 ,发现在常熟地区将水稻播、栽期分别推迟到 5月 2 0日和 6月 2 0日后 ,可以有效地减轻螟害的发生。在目前使用的和推荐使用的 10种治螟药剂中 ,防...
对江苏常熟地区水稻稻曲病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针对该病发生特点 ,提出了压缩种植高感品种 ,优化施肥技术 ,选用高效药种 ,狠抓适期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已在本地区推广应用 ,有效地控制了稻曲病的发生危害。
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束缚了许多教师的教学潜能,有的教师放着现成的教具不用,夹着一本书,拿着一支粉笔进课堂,上课时在书本上勾划考试重点,下课后学生只温习考试重点,师生围绕考试指挥棒转,结果培养出大批不能...
1999年水稻二化螟在我市局部地区特大发生。据本站剥查,平均每亩二化螟冬后残留189.41条,是1998年同期的6.5倍。一代二化螟平均枯鞘穴率9.29%,枯鞘枝率3.37%,是历年同期的4.36倍和...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四(2)、五(3)代为害造成的白叶损失较为常见,且研究报道较多。近几年随着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和中、后期肥水水平的不断提高,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有向单季晚粳稻中后期发展...
油菜田杂草,尤其单子叶杂草是影响油菜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目前主要依靠吡氟禾草灵(稳杀得)、高效氟吡甲禾灵(盖草能)等药剂来控制草害,但连续使用出现了药效下降、草相改变等许多问题,生产上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药剂来...
25%菌百克乳油(咪鲜胺 Prochloraz)是盐城辉丰集团生产的新型广谱性杀菌剂,原主要用于水稻种子处理和果蔬保鲜,为拓宽其应用范围,我站用克菌灵等常规农药作为对照药剂,进行了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
水稻二化螟、纵卷叶螟是长江流域稻区近几年连续并发、重发的主要害虫。前几年广泛使用的沙蚕毒素类杀虫剂不仅对二化螟产生严重抗性,且对纵卷叶螟的防效有明显下降。生产上迫切需要筛选、寻找能兼治两虫且高效、环保...
为了寻求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的治螟药剂,以取代害虫已产生抗药性的沙蚕毒素类农药,在去年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对今年国内的9种治螟新药,以三唑磷、锐劲特、杀虫单作为对照药剂,进行了防治一代二化螟田间药效对比试验...
水稻纵卷叶螟在本地区已连续几年大发生,2003年从四 (2)代开始即出现大发生。而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主要药剂 杀虫单及其常规复配剂,由于连续多年使用,药效下降。 50%赛突净WP是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新研制的杀 虫...
近几年来,随着水稻品种的变更和施肥水平的提高,稻曲病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大发生年高感品种的病穗率高达 95%以上,对水稻的结实率、千粒重及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生产上迫切需要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
稻曲病是水稻生长后期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及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影响稻谷质量和产量。为了筛选出安全、高效的药剂,为指导大面积防治提供依据,本站2000年对安福、瘟曲净、稻后安等13种杀菌剂进行了药...
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在本地区连续大发生,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成为本地区水稻虫害防治中又一突出问题。今年二代稻纵卷叶螟迁入峰期特早,迁入量比常年增加30多倍,导致二、三代稻纵卷叶螟持续大发生,三代水稻螟害白叶...
近年来,随水稻肥床旱育栽培技术的推广,恶苗病的发生明显加重,1995年全市种植2万多亩旱育稀植水稻,发病田块占总田块数的70%左右,病田病株率一般为1~3%,重者5~10%,少数特重田块达30%左右,产量损失2成以上,已经成...
2004年常熟市5、6代灰飞虱严重为害水稻穗部 CNKI文献
水稻灰飞虱在常熟市1年发生5~6代,主要作为虫媒传播条纹叶枯病为害水稻,其对水稻的直接为害一般不明显。2004年本市灰飞虱虫量逐代上升,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水稻灌浆期出现第5、6代灰飞虱暴发。9月30日全市7个镇60块...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流行预测,日本学者有过不少的研究报道。河野达郎(1966)以灰飞虱经卵感染群体带毒率的变动,用概率论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基本的数学预测模式。森喜作等(1969)以第1代灰飞虱若虫密度乘以水稻田迁入指数作...
30 %苄丙草胺WP是苄嘧磺隆和丙草胺的复配剂。苄嘧磺隆和丙草胺对水稻一年生及多年生杂草都有较高的防效 ,且安全性较好 ,但对单、双子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各有侧重。为了探讨苄丙草胺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直播水...
应用酶联法检测稻条纹叶枯病的介体昆虫带毒率。以小麦田的一代、单季晚稻秧田的一代和二代介体昆虫灰飞虱的带毒虫量为主要指标,建立叫归预测式,结合当年早春的气候情况和水稻品种的感受性,进行经验分析,作出中长期发...
由介体昆虫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常年在我国北方的盘锦、北京郊县的粳稻区,云南的玉溪、楚雄粳糯稻区,长江流域的江、浙、沪和鲁西南的单季晚粳稻区间歇流行为害。1983年据原苏州地区所属的6个县统计,发病面积...